威海那些值得一看的特色老建筑

导语 威海有一段被英国强租的历史,这些别具特色的英式老建筑以其厚重的历史感和异域风情诉说着过去,让人回味那些逝去的岁月。

  英商私人住宅(小红楼)

  英商私人住宅旧址建于1916年,原为英商泰茂洋行所建住在建筑,俗称“小红楼”。1941年太平洋战争后被日军征用。解放初期,董必武、粟裕、张万年等一些来威的高级将领多下榻于此,故又称将军楼。“小红楼”是一座木石结构的两层欧式别墅建筑:木框玻璃窗、尖屋顶、木板封檐,欧式小庭院。二层上有开放式阳台、阁楼。楼正面是用石头雕成的拱形廊门,门前有约6米长、一步宽的石阶,石阶上有纹理细腻的几何形石雕,都是用块石雕刻后,用水泥粘结为一体。楼正面西边墙壁上镶嵌着狮头石雕,整座楼设计精巧、布置有序。楼内有卧室、厨房、洗澡间、仓库、积水的地下室等等,无一不彰显出小红楼的气派和主人的富贵,也颇显当年设计者的匠心。

  地址:威海市东山路

  建成时间:1916年前后

  英军司令避暑房(四眼楼)

  英海军司令避暑房旧址为英租时期海军司令的避暑别墅,建于1898年。因其顶层前部石墙上有四个圆孔,好像整座楼的四个眼睛,故而得名“四眼楼”。三层的维多利亚式别墅,建筑风格为典型英国文艺复兴式,着重水平划分,横线条非常显著,而且十分工整,又很匀称。正面有廊,一层为方形抹角石柱,二层为木柱,因主体建筑前上方有四个石质圆孔,把整个威海湾收尽眼底。现在“四眼楼”已经改为一所茶楼,红灯笼高高挂起,古朴典雅。在这里,一幅幅英租时期老照片点缀其间,人们在品茶之余,还能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地址:威海市环海路7-1号黄泥沟村

  建成时间:1898年

  威海英国领事馆

  领事馆位于市区北山路东西两侧,始建于1899年。现存二处英式建筑。北山路西侧为英国驻威海领事官邸,方形两层,四阿顶,南、西两面有石柱拱式回廊,青瓦四面坡屋顶,南西两面有石柱拱式回廊,具有鲜明的英式建筑风格,原为英国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华务司的寓所。1930至1938年间,成为英国驻威海领事馆领事住宅。附属建筑两处,位于北山路东侧,亦为英式建筑。原为下级军官宿舍,1930年辟为威海英国领事馆。

  地址:北山路

  建成时间:1899年

  英商别墅

  英商格拉斯哥爆 破公司老板E.S.威尔金森所建度假别墅,共两栋,2002年维修。

  地址:威海市环海路11号

  建成时间:1934-1936年间

  意大利商人别墅

  意大利商人别墅建筑材料为当地的石料,顶部为中国传统红色砖瓦,并有三个烟囱,顶部坡度在四十五度左右,像一个巨大的四角帽。建筑东侧的屋顶上至今保留着当年的灰色瓦片。整个别墅上下分为三层,错落排开,有种灵动翩然之美。

  地址:威海市环海路9号

  建成时间:1902年

  宽仁院

  宽仁院坐西朝东,正面布局呈中心对称,大部分运用石砖,楼体的主部南面为上下两层游廊式阳台,并设有十多个方形白色外框窗户,顶部设有两个天窗和两个烟囱,对称是宽仁院最大的特色。屋顶外部为中国的红砖小瓦,教堂主体南面内部采用拱形结构,典型的教堂结构。主教堂北面还有几处教堂初建时的附属建筑,现保存基本完整。附属建筑在外貌上看似为公寓风格,作为修女们居住场所,设计精雕细琢,周围设有小栅栏。宽仁院附属建筑建于威海湾沿岸,面朝大海,风光绮丽,景色优美,不失为修身养性之良所。

  地址:海滨北路南段西侧

  建成时间:1902年

  华勇营

  华勇营大楼,为英国殖民当局在威海招募中国人组成的华勇营(又称中国旅、中国团队)旧址。淡褐色花岗岩砌壁,铁瓦斜坡屋顶,五面体钟楼……造型美观,洋溢着欧式风情。远远望去,如果不是屋顶上四座略显古老的烟囱,几乎看不出任何岁月的痕迹,然而它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地址:北山路西侧

  建成时间:1902年

  威海卫学校

  威海卫学校旧址是威英殖民政府于1902年建造,1926年改成东山饭店,有罗马建筑遗风,主要特点就是它的拱券结构,外部底层置有高大拱门,拓展宽阔的内部空间,上层则是普通的走廊。学校主楼后方还有多间配房。现在已经成为军队驻扎机构。

  地址:威海市环海路

  建成时间:1902年

关注更新
返回本地宝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反馈